:::

系所簡介
沿革 | |
---|---|
本系創立於1963年,迄今已跨越半世紀,目前設有大學部及碩士班,大學部有日間部3班,每年招收學生180人,統計碩士班和大數據碩士學位學程每年分別招收學生15人,目前畢業生總數已超過7,000人。歷史沿革如下:
|
|
民國 52 年 | 奉准成立夜間部會計統計學系統計組。 |
民國 54年 | 奉准成立日間部會計統計學系統計組。 |
民國 62年 | 奉准將日間部統計組改制為統計學系。 |
民國 63年 | 奉准將夜間部統計組改制為統計學系。 |
民國 86年 | 奉准成立應用統計學碩士班,配合學校停招夜間部學生之政策,日間部擴增為4班。 |
民國 89年 | 大學部增設進修學士班1班,日間部改招收3班。 |
民國106年 | 奉准成立大數據分析與商業智慧碩士學位學程。 |
歷任之系主任 | |
---|---|
芮寶公(日) | 62.8-64.7 |
周福星(日) | 64.8-67.7 |
歐陽良裕(夜) | 66.8-70.7 |
陳天文(日) | 67.8-69.7 |
歐陽良裕(日) | 69.8-70.7 |
張紘炬(日、夜) | 70.8-73.1 |
歐陽良裕(日、夜) | 73.2-75.7 |
林光男(日、夜) | 75.8-81.7 |
吳錦全(日、夜) | 81.8-87.7 |
吳忠武(日、夜) | 87.8-93.7 |
蔡宗儒(日、夜) | 93.8-99.7 |
温博仕(日、夜) | 99.8-101.7 |
吳淑妃(日、夜) | 101.8-103.7 |
林志娟(日、夜) | 103.8-105.7 |
吳碩傑(日、夜) | 105.8-107.7 |
李秀美(日、夜) 楊 文(日、夜) |
107.8-109.7 109.8-迄今 |
設立宗旨 |
---|
配合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培育合乎社會需求的統計專才,提供理論統計與應用統計相關專才的培訓。 |
教育目標 | |
---|---|
大學部: | |
1.培育學生具基本的統計理論能力; | |
2.培育學生具數據分析的能力; | |
3.培育學生成為具管理素養的統計專才。 | |
碩士班: | |
1.培育學生具研究統計理論的能力。 | |
2.培育學生具程式設計的能力。 | |
3.培育學生成為具管理素養的統計專才。 | |
4.培育學生具有國際視野。 |
發展策略 |
---|
1.學程化的課程設計,應用課程注重資料分析; |
2.承接研究計畫,提供統計諮詢服務; |
3.跨系合作,爭取社會資源; |
4.建構優質的資訊化環境,支援教學及研究; |
5.鼓勵研究生參與學術活動。 |
核心能力 | |
---|---|
本系主要在培育合乎社會需求的統計專才,提供理論統計與應用統計相關專才的訓練,分別依大學部及碩士班訂定教育目標,期學生畢業後具備以下之核心能力: | |
大學部: | |
1.基本統計理論能力。 | |
2.數學邏輯思考能力。 | |
3.數據分析能力。 | |
4.專業知識應用能力。 | |
碩士班: | |
1.具研究統計理論的能力。 | |
2.具數據分析的能力。 | |
3.具跨領域之知識的能力。 | |
4.具邏輯思考的能力。 5.具統計諮詢能力。 |
中長程發展 | |
---|---|
1. | 推展統計於各專業領域之應用:推展統計於各專 業領域如市場行銷分析、保險精算、計量管理、品質管制、可靠度分析及生物統計等方面之應用,以培育理論與實務兼備之統計人才。 |
2. | 統計專業課程多媒體化:為提供多元化學習環 境,提昇教學品質與活化課程,本系持續擴充電腦軟、硬體設備,鼓勵教師編製多媒體教材,將統計專業課程多媒體化,以提高學生學習成效。 |
3. | 發揮統計諮詢之功能:整合本系專業師資人力, 利用本校完整的網路系統及其他研究設備,承攬產官學研究計畫,並提供校內外市場調查、生物統計、社會調查、教育統計、工業統計及其他相關領域之統計諮詢服務。 |
國際交流 |
---|
不定期聘請國外知名學者至本系授課;鼓勵學生赴國外姊妹校選修課程,修得學分可抵免本系之畢業學分。 |
畢業後發展 | |
---|---|
1. | 就業:統計應用極為廣泛;可從事金融、證券、保險、生物科技等行業,或擔任行銷企劃、市場調查,亦可任職於政府機構或從事教職或擔任高科技產業之品質管制工程師及專案工程師等工作或數據分析師、精算師和資訊系統分析師,畢業系友於上述各行各業皆有傑出表現。 |
2. | 進修:可出國深 造或報考國內之統計相關研究所。每年考取研究所碩、博士班人數約數十名。 |
3. | 相關專業證照: 可報考精算師、品質技術師、品質管制工程師、可靠度工程師、專案工程師、財務工程師及金融、保險、證券等各類專業證照。 |
